9月7日至9日,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指导,国家梨产业技术研发中心、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、睢宁县人民政府、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梨产业科技创新院、全国梨产业协作组联合主办的“第四届全国梨产业发展学术交流暨第二届‘中华好梨’品鉴推介活动”在江苏省睢宁县举办。来自全国24个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的专家学者、管理人员、技术骨干、企业代表、种植大户等370多人汇聚一堂,品鉴中华好梨,共商梨产业绿色、高质量发展大计。
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唐明珍、永利hb99402校长助理王源超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园艺处处长周泽宇、睢宁县委副书记、县长杨远朝、国家现代农业(梨)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永利hb99402教授张绍铃先后致开幕辞并讲话。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主任、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原所长刘凤之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常有宏、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杨洪建、徐州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杨梅以及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、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、永利hb99402社会合作处、研究生院、科学研究院、永利hb99402、睢宁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领导、专家出席活动。
活动中,周泽宇、刘凤之以及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17 人以《我国水果产业发展思考》《果树产业现状与绿色发展方向》等为题做了精彩的交流报告。报告内容极其丰富,既有宏观的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介绍,又有植保、土肥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报告和发展趋势研判,也有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交流和经典案例分析,丰富了知识、拓展了思路,引领了梨产业发展,对今后开展梨科学研究、生产和经营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。
张绍铃将国家现代农业(梨)产业技术体系的主要技术成果做了推介。他表示,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建设运行以来,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、新品种选育、现代栽培模式与轻简化栽培、病虫害绿色防控、果园机械化及采后保鲜与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。我国梨的科技及产业化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。但是,要进一步推动梨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产品、新装备等在产业中的转化应用,以及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,光靠体系专家是远远不够的。因此,搭建广阔的产业技术交流与协作平台,联合国家梨体系外的农业管理、科学研究、技术推广、生产经营等人员开展全链条的交流协作,是推进体系成果产业化、推动我国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,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初衷之一。
同期举行的第二届“中华好梨”品鉴推介活动,共收到全国171个单位提交的385份样品,涉及113个品种,其中秋月123份、丰水35份、翠冠32份,分别约占32%,9%,8%。评审组由来自21个单位的34位专家组成,根据评审标准,外观品质包括果实大小、果皮色泽、果面光洁度、果形、整齐度等指标,共占40分;内在品质包括肉质细脆及化渣情况、糖酸及香气等风味、汁液多少等指标,共占60分。最后共评选出“中华好梨”39个,金奖77个,银奖112个,优秀组织奖20个。
据了解,国家现代农业(梨)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,已举办过10多次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,这次是梨产业规模最大、参与人员覆盖面最广、人数最多的一次线下活动。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探讨,将有力地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衔接,加强各单位间的交流协作、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,推动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。本次活动的举办同时受到睢宁县农业农村局、江苏省梨产业联盟、江苏省梨工程研究中心、徐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支持和协助。